中介语:活动


安娜:我的规则是(LE)”

请阅读有关的信息中介语在完成这些活动之前。


错误分析活动4,你对AnnaLi在面试和复述任务中使用“了(LE)”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误差分析相比,中介语分析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寻找他们语言使用的模式,以及可以解释这些模式的规则(中介语概述).在活动1中,为了尝试识别AnnaLi对“了(LE)”的中介语规则,我们将在AnnaLi的Retell任务中同时包含“了(LE)”的出现和缺席。

  1.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确定了与“了(LE)”的出现和缺失相关的三个案例:

a.正确使用:正确使用“了(LE)”;
b.供应不足:本应使用“了(LE)”,但没有使用;
c.过度供应:不应该使用“了(LE)”,但使用了;

找出以下三个案例,并分别用a、b或c标记。

  1. 描述你在成绩单中观察到的任何模式。AnnaLi可能会使用哪些规则来生成您观察到的模式?这种模式/规则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认知过程可能导致AnnaLi制定这样的规则(或规则)?

  2. 如果你是AnnaLi的老师,你会如何帮助AnnaLi使用“了(LE)”?

安娜莉复述的文字记录

1 一个 有一天,嗯(…)妈妈发现了有一个人吃她的蛋糕,她问她的女儿(…)
2 嗯,是女儿做的,女儿吃她的蛋糕吗?女儿说是猫吃的,(…)她不吃
3. 了,可是她的脸上有蛋糕的东西,(…)所以可能是女儿吃的。
4 嗯(…)可以,你可以自己
5 一个 好,她的妈妈知道是女儿吃的,所以她告诉女儿,她应该待在,嗯,家
6 里,(…)她不会去她(…)嗯,她的朋友家,不会去玩儿,嗯,然后她妈
7 妈去买别的蛋糕(…)嗯,然后猫也出去,猫,嗯,去别的地方,去隔壁
8 的家,用窗户(笑)好.(…)那个女孩子很生气,她想跟她的朋友玩
9 儿,可是她没有办法去她们的家,然后她看到她的猫,她的猫去
10 (…)女儿的朋友的家,所以她也要用猫的办,办法,去隔壁的家。嗯
11 (…)也有一个女,女人,在一个楼上,下,在下楼(笑),嗯,给花
12 水,(…)所以女孩子出窗户,(笑)嗯,然后因为她们住在十素,四
13 楼,嗯,让那个女孩很怕,她,嗯(…)对,(笑)下楼的人告诉女儿别
14 动,因为很不安全,她的朋友也很紧张。嗯,一个男人给警察打电话,
15 希望警察来帮那个女孩.(…)警察来了,嗯(…)一个警察抱别的警察,
16 嗯,因为,嗯,很不安全,嗯,然后别的警察,嗯,试试(…)嗯,帮女
17 人,那个女孩子,可是女孩子不告诉他们,嗯, 不,不认识他们,所以
18 很紧张,很不好意思,不愿意跟他们去.(…)后来,她的妈妈回来了。
19 发生了什么,发生了(…)嗯(…)女人,女孩子在哭了,可是没有问题,
20. 都好了(笑)
21 好的,讲完了吗?
22 一个 讲完了。



请在下面的方框中输入你的答案。

当你输入完答案后,点击比较你的回答与学习语言工作人员的回答。

1.

1 一个 有一天,嗯(…)妈妈发现了(c)有一个人吃(b)她的蛋糕,她问她的女儿(…)
2 嗯,是女儿做的,女儿吃(b)女儿说是猫吃的,(…)她不吃
3. (c),可是她的脸上有蛋糕的东西,(…)所以可能是女儿吃的。
4 嗯(…)可以,你可以自己
5 一个 好,她的妈妈知道是女儿吃的,所以她告诉女儿,她应该待在,嗯,家
6 里,(…)她不会去她(…)嗯,她的朋友家,不会去玩儿,嗯,然后她妈
7 妈去买别的蛋糕(…)嗯,然后猫也出去(b),猫,嗯,去别的地方,去隔壁
8 的家,用窗户(笑)好.(…)那个女孩子很生气,她想跟她的朋友玩
9 儿,可是她没有办法去她们的家,然后她看到她的猫,她的猫去(b)
10 (…)女儿的朋友的家,所以她也要用猫的办,办法,去隔壁的家。嗯
11 (…)也有一个女,女人,在一个楼上,下,在下楼(笑),嗯,给花
12 水,(…)所以女孩子出窗户,(笑)嗯,然后因为她们住在十素,四
13 楼,嗯,让那个女孩很怕,她,嗯(…)对,(笑)下楼的人告诉女儿别
14 动,因为很不安全,她的朋友也很紧张。嗯,一个男人给警察打电话,
15 (…)警察来了(一),嗯(…)一个警察抱别的警察,
16 嗯,因为,嗯,很不安全,嗯,然后别的警察,嗯,试试(…)嗯,帮女
17 人,那个女孩子,可是女孩子不告诉他们,嗯, 不,不认识他们,所以
18 很紧张,很不好意思,不愿意跟他们去.(…)后来,她的妈妈回来了(一)
19 发生了(一)什么,发生了(一)(…)嗯(…)女人,女孩子在哭了(c),可是没有问题,
20. 都好了(一)(笑)
21 好的,讲完了吗?
22 一个 讲完了(一)


2.包含“了(LE)”的话语可能有多种解释,因为说话人的意图是未知的。下表必然只显示了研究者的解释;你的解释可能不同。我们将AnnaLi的Retell任务中“了(LE)”的出现和缺席分为1)中提到的三种类型,并在下表中进行了演示。

情况下
正确的哀求
案例b
Under-suppliance
案例c
Over-suppliance
来了(l15)
回来了(l18)
发生了(l19)
都好了(120)
讲完了(l22)
吃(了)(l1)
出去(了)(l7)
去(了)(l9)
发现了(l1)
不吃了(l2-3)
在哭了(l19)

总的来说,AnnaLi对“了(LE)”的使用是可变的;她在某些情况下正确地提供了它(例如在第15行和第19行),而在其他情况下提供了不足或过多(例如在第1行、第7行和第9行)。AnnaLi使用“了(LE)”的可变性可能是由于她对“了(LE)”的语言“规则”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例子如此之少,研究者很难像研究人员那样提出明确的中介语“规则”,特别是当这些规则可能是可变的时。

但我们确实在上表中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模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跟进。例如,当AnnaLi正确地使用“了(LE)”时,它似乎与“回来了(回来的LE)”,“讲完了(告诉完成的LE)”和状态变化,如“都好了(所有好的LE)”结合在一起。她也可能倾向于过度供应“了(LE)”的否定,如“不吃了(不吃LE)”,或进步,如“在哭了(ZAI哭LE)”。教师可以在AnnaLi未来的非计划言语样本中观察这些可能的模式。

当然,“了(LE)”的一些正确用法也有可能发生,因为AnnaLi已经记住了一些块,比如“都好了(All good LE)”,“讲完了(tell finish LE)”,这些都是常见的课堂表达。在其他情况下,像“回来了(回来LE)”,“讲完了(告诉完成LE)”这样的结果复合词可以作为AnnaLi的线索,触发“了(LE)”标记。总的来说,AnnaLi对“了(LE)”的过度泛化和不足泛化可能是英语过去时标记迁移的结果,“了(LE)”在语言间被识别为“- ed”,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时态和方面被混为一谈。作为完成方面,汉语“了(LE)”标记在很多情况下与英语过去时重叠或共现,以往的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经常将“了(LE)”与过去时(Duff & Li, 2002).

3.AnnaLi对“了(LE)”的反复使用,让我们想到明确指示“了(LE)”的多次使用,并提醒她中英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此外,由于汉语“了(LE)”高度依赖于语篇语境和说话人对事件的感知或解释,语境化教学对于“了(LE)”的成功习得至关重要。


CARLA邮件列表注册 接触卡拉 卡拉事件 捐赠给卡拉 卡拉在Facebook上 卡拉在YouTube上 推特
语言习得高级研究中心(CARLA)•140大学国际中心•331 - 17 Ave SE•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55414